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5:00:00
AI时代的写作对中小学生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中小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核心写作能力?非虚构写作带来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近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就青少年写作方面谈了个人看法,他认为应积极看待技术发展,守住真实经验边界,关注社会现实,独创性的个人写作更有价值。
谢有顺
AI时代,通过写作来构建个性是与时代保持张力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随着AI的应用日益广泛,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AI可以替代很多文字工作。 “不要对AI的出现过分焦虑,就目前情势而言,AI还只是一个工具。”谢有顺认为,应引导学生重视并熟悉这一工具,借鉴其分析思路和逻辑能力,让自己视野更开阔,进而让自己在选择上有更多的可能性,“相信人类智慧能应对AI迭代带来的挑战,中小学生可与技术一同成长,并享受其便利。”
对于AI时代中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写作能力,谢有顺概括为:经验、观察、想象和思考这四个方面。“其实最重要的是让‘我’成长,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和感受,当然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谢有顺认为,中小学生要学会培育自我,让自己参与到世界和生活当中,让自己在世界和生活当中一直保持活力、保持热情、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并且也渴望通过自己的语言、通过写作,把一些个人的东西写下来,这也是很好的写作能力自我培养的方式。
谢有顺强调,尽管在AI时代,写作可能变得更复杂了,甚至一种人机合作的写作即将出现。但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颠覆,反而在这个良莠不分、甚至平庸的写作大行其道的时代,具有个人独创性的,具有个人鲜明印记的写作反而更具意义和价值。这样一个磨平个性的时代,通过写作能建构个性,写作的意义反而是被强化了。“在这样一个AI 时代,通过文学的阅读和创作,反而是个很好的自我训练的机会,让自己的灵魂成长,让自己的感觉变得丰盈,让自己的思想变得锐利,才有能力来应对AI 时代里面的各种变数。通过写作保持个性、锐利性,是个人和时代保持张力的最重要的方式。”
通过非虚构写作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语言联系
谈到青少年的非虚构写作,谢有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非虚构写作有利于提升个人对经验、事物的感受力,通过观察、写实、记录,建立起和真实世界的语言关系,“这个世界的很多真实,包括自己内心所体验到和感受到的东西,只有被记录下来的那部分,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谢有顺强调,借着非虚构写作,可以让青少年认识到,世界不仅是你看到、听到的样子,也还是你自己写下来的样子;不仅是现实的,也还是纸上的、语言上的世界。“鼓励青少年进行非虚构写作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让他们不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使其从虚拟世界转向真实生活,留意和记录生活细节,意识到自身感受和经历的价值,还原真实生活,增强生活的真实感。”
通过非虚构写作在价值激荡中学会思考抉择
新媒体时代给青少年写作带来了不少挑战和机遇。这是一个信息非常复杂的时代,谢有顺举例说,你向AI问任何问题,它们都可以滔滔不绝,给你各种不同的答案,塞给你一堆信息知识,有一些甚至还是虚假的编造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将如何辨认、如何分析、如何去芜存菁?这就成了一种能力。假若一个青少年能够通过写作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这种训练,就能提升他在复杂信息中分析辨认的这种能力,让他在一种虚假的话语丛林里,找到真实,也借由这样的写作,让他拓展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
谢有顺借此提醒青少年,媒体发达的时代,信息是多元的,每一件事情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解读,需要青少年有辨认能力,不轻易臣服于一种价值,要学会在价值和思想的激荡中,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然后做出抉择,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挑战,由此可能锻造出一个更强悍的、更有勇气的心灵。“能够守住自己那一点真实经验的边界,能珍惜自己内心所体会到的那一些令人激动的时刻,能够发现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即日起至6月30日,南都中小学生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携手广东省写作学会,面向广东省中小学生(含中职),以“粤见新风貌,传承非遗情——我心中的美好广东”为主题,开展广东省首届“粤才小作家”文学素养展示活动,观察并记录下身边的美好。
活动实施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日起至5月18日,进行文学素养创作活动(线上投稿)。
?第二阶段:6月中下旬将进行文学素养创作活动(现场写作)。
快来扫码投稿吧!
采写:南都记者梁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