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戏里戏外叩问传统与变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9:23:00    


话剧《立秋》明星版剧照

5月8日至9日晚,由山西省话剧院创作的话剧《立秋》明星版全国巡演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精彩上演。

这是话剧《立秋》明星版首演的第二场。悠长的谢幕音乐与观众的掌声融合出新的律动,演员一次次鞠躬致意,这出创作于20多年前的剧作,以极具穿透力的人文蕴涵与纯粹的戏剧情节,唤起台上台下悠长的情感记忆。

2004年,话剧《立秋》亮相,它讲述了一个晋商故事。民国初年,时局动荡,富甲天下数百年的晋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于外,业绩辉煌、汇通天下的丰德票号正面临着客户挤兑、分号被烧、大批国内外借款不能收回的困境。总经理马洪翰独撑危局,力扛硬挺,恪守票号经营传统。副总经理许凌翔主张革新顺势,把握机遇,将票号融入现代银行业。挚友间因经营分歧而起纷争,有了外患内忧。于内,森严巍峨的马家大院也分崩离析,马洪翰唯一的儿子不愿意继承祖业,投身梨园一去不返;西洋留学的未婚女婿许昌仁,学成归国时不仅带回了女友,还成了国家银行的筹备人员,于公于私都系了“死结”;女儿遵循祖制在绣楼上独守了6年,不堪情变打击离家出走赴上海求学。一代晋商的没落,在一幢老宅和两代人的纠葛间,戚然诉尽。

所谓“立秋”,是丰德票号所代表的晋商的残秋,亦是彼时中华民族所遭遇的寒秋。票号衰落所引发的对历史的反思,对恪守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的平衡,正是剧作给出的艺术拷问以及对当下的深刻启示。

所以,《立秋》是凝重的。剧作上演20多年后,在世界文化高度交融的今天,它所讲述的晋商面对的时代命题,变得更加普遍。比如中国戏曲如何走向未来,比如非遗如何焕发时代生命力,比如传统文化如何浸润今天的生活……在时代大变革面前,面对传统,我们始终在叩问,“是守,还是变”,以及“如何守,又如何变”。

若抛开厚重的主旨,仅以一出戏的“翻新”看《立秋》,它又是十分温柔的,温柔地触及了我们诚挚的戏剧情怀,温柔地回应我们对一出好戏最质朴的呼唤。

自上演以来,《立秋》以质朴的舞台呈现,以21年的演出时间与几乎遍布大江南北的演出地域跨度,近900场的演出数据,冲破时间帘幕不断获赞。在文化语境、演出生态、审美观念发生显著变化的今天,面对市场,许多老戏已不太自信,复排之时,或解构剧作主旨,或变换表现手段,或重塑视觉构造,以期获得新审美群体的青睐。但《立秋》没有忙着革新,依靠张治中、高菊梅、张晶、伍亚舒等原班人马的回归与实力派演员吴京安的强强联合,依靠老戏骨与青年演员的强强联手,来追求真容初现时的艺术质感。与许多复排剧目追求“当红”明星不同,《立秋》的“再生”,追求的是回归舞台本体,以实力演员的演绎激活艺术活力与市场。

舞台上,新加入的吴京安饰演的“马洪翰”沉稳、大气,将“家主”的凛然风范与面对纷纭时的内心变化刻画得细腻、入骨。昔日创造辉煌的演员虽是朱颜辞镜花辞树,但对剧作内核的精准把握,对舞台气质的精准拿捏,并不随韶华的流逝而减弱。风云变幻下人物的呐喊与彷徨,故事发生时的动荡与迷茫,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浩瀚与厚重,都在他们的表演里,呈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原班演职人员的集中回归,不仅仅是经典的回归,更有我们对经典永远热忱的期待与追求,有我们面对剧场与未来,永恒不变的艺术初心。剧中曹灿、焦渝、王晶等青年演员也出色地完成了舞台任务,人物的塑造、剧作的深意、审美的意趣,在他们的演绎中,真挚而自然地流淌出来。这让我们惊觉,山西省话剧院的年轻一代,正接过重任,完成经典剧目传承与创造新经典的双重使命。


并州新闻 薛 云

相关文章
戏里戏外叩问传统与变革
2025-05-22 19:23:00
剧场回应脱口秀女演员表演过程中被猥亵:已安排医生心理疏导
2025-05-22 06:41:00
冲上热搜!演员黄奕称不想再让任何人欺负自己
2025-05-18 15:34:00
2025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暨山西省退役军人·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启动
2025-05-17 06:57:00
郭德纲单口相声改编话剧登上舞台,《卿卿误我》全国巡演
2025-05-12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