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孔子的仁是什么意思(孔子口中的“仁”和“礼”)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9 09:07:03    

孔子搭建起来儒学的框架,这套系统包含两个重要的概念,分别是“仁”和“礼”。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是儒家学子毕生追求的目标。仁,在孔子之前并不具有特殊的含义,孔子赋予了仁无限丰富的内涵。仁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不能苟政,要“爱人”,还要“忠恕”,总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仁的含义有两层:

第一,人生是否有意义,道德是非的判断是可以由自身来证明和说明的,并不需要借助于神的存在或其他超自然的力量来说明。也即是说,孔子把道德视为文化的基础,而它又是出自于人的本性。

第二,它要求人应努力去完成内在的道德追求,把人心中本来就具有的道德光辉发扬到人生之中。所以,它又是一种道德理人可以通过道德修炼成为君子仁人,以至于圣人,这乃是人生的目标和最高境界。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礼”是孔子学说的第二个重要内容。孔子说的礼是指周朝的礼,周公制的礼。孔子主张恢复周朝的社会政治制度、宗法制度,这是孔子心中理想的社会形态,所以孔子说自己经常梦到周公。在这种社会里,必须有合理的等级划分,同时,不同等级之间能通过共同遵守礼仪而达到和谐。正所谓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更重要的是,这种社会组织的和谐存在,是靠君子的道德约束以及他们对社会的道德教化来完成的。所以,孔子学说的终极目标“仁”是通过守“礼”来实现的。

仁和礼的结合,注定了儒家学说是入世显学,儒家学子致仕为官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儒家学说和皇权最容易结合在一起,以至于几千年来都是中国正统学说。另外,孔子心目中的那种和谐社会很明显是不平等的,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差等和谐,具有森严的上下级等级鸿沟。其二孔子的仁爱之说是有差别的,不是平等的博爱,大家只能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决定爱的深浅。

相关文章
雅洁指纹锁24小时售后服务维修点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4-21 16:43:50
櫻花樹热水器全国售后服务网点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1 16:38:42
盖特曼智能锁售后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4-21 16:38:15
长虹风管机客户服务号码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4-21 16:35:39
九喜燃气灶全国售后维修号码-全国各区网点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4-21 16: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