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7:10:00
从红色基因传承到文明新风培育,从文化根脉守护到志愿精神的接力传递,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每一个家庭都是文明实践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2025年,乌兰浩特市创新开展“爱在北疆,我是文明实践家”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亲子互动为纽带,让文明和向善的力量在北疆大地汇聚扎根。
“乌兰夫爷爷在这里写下了多少革命日记?”“五一会址的青砖墙上,是不是还留着当年参加会议代表们双手抚摸过的余温?”在乌兰浩特市五一会址,孩子们围着讲解员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家长们在旁边静静陪伴。这一幕,是“红色基因润童心”系列亲子文明实践活动的日常。
“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活动暨天骄街道“粽香传情 邻里同心”“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
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的诞生地,乌兰浩特市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以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等丰富红色资源为依托,策划推出亲子红色研学活动,组织家庭走进革命旧址、家风展示馆,通过实地参观、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行走中触摸历史,在感悟中厚植爱国情怀。
乌兰浩特市胜利第一小学、兴安盟蚂蚁力量儿童义工团百名学生共绘《红城文明长卷》
“孩子现在会主动给我们讲革命故事,还说要像先烈那样‘做对国家有用的人’。”活动中,家长李晓宇说,一次亲子研学,不仅让孩子了解家乡历史,更在心中种下了信仰的种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文明实践的最小单元。乌兰浩特市从家庭入手,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在“向善而行 有爱无碍”主题活动现场,普通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的亲子家庭围坐一起,共同学习非遗技艺、合作包饺子、参与互动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拉近了距离,家长们也在交流中学会了包容与理解。“特殊孩子的世界那么纯真,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关怀关注。”参与活动的家长陈杨感慨道。
乌兰浩特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更产生着强大的辐射效应。近日,40组青少年家庭参加“法治护航青春 志愿点亮平安”青少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孩子们参观法治教育基地、体验法治AI互动、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后,分组为电动车贴反光条。这种“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方式,正在逐步推动形成共建安全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爱国街春阳社区开展青少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北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乌兰浩特市把“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作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抓手,在传统节日期间,常态化开展“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非遗制作、书写文明长卷,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增强他们对北疆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乌兰浩特市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还积极搭建平台,加强各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志愿服务协作机制,法治宣传、环保行动、邻里互助……一系列活动的持续推进,各志愿组织联动开展活动,让文明实践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
从“小家”到“大家”,文明接力从未停歇。“爱在北疆,我是文明实践家”系列活动,以家庭为纽带,以文化为根基,以志愿为桥梁,让文明的种子在北疆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文字:梁子晶 李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