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6:12:00
铁力市法院铁林人民法庭立足新形势新需求,延伸审判职能,加强府院联动,积极探索“山特产品”责任纠纷解纷新路径,将个案解决转化为长效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共建、共治、共享预防化解新格局,降低矛盾纠纷成诉风险,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以实际行动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铁力市法院举行公众开放日,邀请市监局工作人员、消费者协会代表、十几家个体企业及人大代表,走进铁林人民法庭,与代表们座谈共话如何规范生产经营,化解行业风险,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领域焕发新活力。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代表们先后参观了先行调解窗口、张淑霞法官工作室、科技审判庭、视频调解室等场所,共同了解法庭功能布局、解纷流程及信息化技术应用,直观感受了人民法庭在诉讼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做法、新成效。
在随后召开的“府院联动 共话营商”座谈会上,法官结合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详细阐述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以及如何通过诚信经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来避免行业风险。
各位代表畅所欲言,对人民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方面的务实举措表示认同,并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展开了深入地讨论交流。
“知假买假”该不该赔?“职业打假人”是“维权先锋”还是“牟利蛀虫”?
铁林法庭以案释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通报四起“山特产品”责任纠纷案件的审理经过和裁判结果,结合最高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阐明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不鼓励以牟利为目的“知假买假”行为。“知假买假”索赔一定程度上能倒逼商家守法经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也会让部分商家“小过担大责”,干扰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不利于构建诚实信用的社会风气。
“通过法院公布的案例,切实感受到自身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不足,在今后经营中,我将与行管部门多交流、常沟通,努力规范自身经营,为咱们铁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出份力。” 企业代表梁某表示。
“走进人民法庭,让我感受到法律的神圣,法律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化解风险,也能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我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人大代表金鑫说。
如何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
针对个体企业在涉诉防范方面的难点痛点,铁林人民法庭 “对症开方”,向市监局制发司法建议,指导其区分合理性维权与牟利性投诉,做实行业性调解职能。市监局作为行管部门积极回应法院的司法建议,向个体企业发放《规范全市山特产品经营行为提醒告诫书》,引导消费者合法理性维权,提醒生产者和销售者依法诚信经营,切实扛起产品质量责任,从根本上杜绝“职业打假人”找上门,营造诚信有序的生产经营秩序。
“案件通报、以案说法,能够有效提高食品经营者、消费者对正规渠道维权的认识,有利于对恶意索赔形成威慑效应,压缩索赔者的逐利空间。经营者应吸取被诉商家的教训,认真审查自己销售产品的来源,只有环境好了,消费者才能更安心,市场发展才能更健康。”市监局李冰说。
承办法官说: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建设者。法律既是约束,更是保护,规范经营不仅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也是对经营者的守护。“打假”的前提是社会上“有假”,“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民法院对于“知假买假”行为,应当贯彻过罚相当原则,更加准确适用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让社会上无“假”可打。特别是针对具有铁力地理标志性山特产品,对制假、造假、卖假行为必须“零容忍”,让“山特产品”行业成为诚信与品质的“代名词”。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下一步,铁林人民法庭将继续坚持省法院“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用法治力量守护生态经济发展,通过个案办理深挖共性问题,深化“法院+行业协会+市场监管”协同联动,打好高效解纷“组合拳”,锤炼司法助企“硬功夫”,以公正司法护航企业发展,切实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
来源:黑龙江法院
编辑:张海鹏
黑龙江省媒体求助维权热线请联系张主任:15791144949(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