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2:04:00
人民网成都4月3日电 (记者郭莹)3月27日,成都市卫健委联合成都市医保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成都市“三医”协同系列政策文件,涉及相关方案、工作制度及事项清单。今日,上述三部门召开成都市“三医协同”治理与政策新闻通气会,对这套政策“组合拳”进行解读。
“三医”协同即医疗、医保、医药三个领域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推动实现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推进“三医”协同,有助于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保支付与医疗服务价格不匹配、药价虚高、监管协同不足等问题。
“举例来说,一家医疗机构因涉嫌欺诈骗保受到医保部门的处罚,那么它在医疗服务供给、药品售卖方面可能也会存在相应违规违法行为。过去,受制于三家单位信息数据不互通,无法及时完成对这家医疗机构的联合执法,给群众就医购药埋下隐患。”成都市卫健委体改政研处处长丁凯介绍,“三医”协同的推进,可以有效规避医疗监管执法单一等问题,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加快城市紧密型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据悉,截至2024年,成都市总计有医院80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万个,床位数17.9万张,通过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成都将开放35%门诊号源和25%床位至基层。
有了政策支撑,还要规划详细的实施路径。今天发布会上,卫健、医保、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各自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丁凯介绍,未来,市卫健委将高效推进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稳步实现“群众就近就医可满足”“重点产业片区可辐射”的医疗资源优化布局、高效利用的目标;加快推进“七统一”建设,推动优质卫生人才资源下沉,以对口支援、“双千工程”“传帮带”工程、“巡回式”帮扶等,不断实现“优质诊断、分级治疗”;还将加强成都市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建设,保障患者获得优质高效的连续性诊疗服务,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平台,提升双向转诊业务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成都市医保局医疗保险处处长毛勇全介绍,今后,医保部门将完善支付政策,对实现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医保结算、考核、监管一体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一个总额付费”,加强医疗费用增长率、医保报销比例、基层就诊率、县域内基金支出比例、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占比等方面的考核,完善医共体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健全DRG付费工作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医保结算提质增效等工作;还将落实“双通道”供药保障机制,在全市39家特药药店“双通道”供药及保障国谈单行支付药品和高值药品,切实提高创新药品可及性。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流通处副处长张军介绍,市场监管部门将把集采药品纳入药品抽检重点,建立高效、畅通的不良反应监测与反馈机制,保障集采药品质量安全;加强药品使用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还将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购进、药品追溯、储存养护、效期管理等药事行为的监管,发现违法违规线索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抄告同级卫健部门,形成监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