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9:21:00
水母网5月2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根据最新天气预报,今日将迎来高温天气,这意味着炎炎夏日已经到来。夏季里,高温促使人体大量出汗,水分和电解质加速流失,若未能及时补充水分,脱水风险骤增,甚至可能引发中暑等健康问题。那么,夏季如何科学饮水呢?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给出专业建议。
太渴时一次性大量饮水
可能引发胃疼、胃胀等不适
口渴是身体已经缺水的信号,此时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应摒弃“口渴才喝水”的习惯,主动定时饮水,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口渴时,忌暴饮。太渴时一次性大量饮水,会使胃难以适应,可能引发胃疼、胃胀等不适,正确做法是小口慢饮,每次饮用100毫升至150毫升。
进餐前不宜大量喝水,因为这会冲淡消化液,阻碍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还可能对消化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早晨起床后,先喝杯白开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以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适量饮用盐开水
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夏季出汗多,汗液中含有大量盐分,单纯饮水难以满足身体对盐分的需求,容易导致水盐代谢失衡。因此,适时补充盐分十分必要。建议适量饮用盐开水,一般盐开水的含盐质量分数保持在0.2%~0.3%为宜,这样既能补充水分,又能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时身体通过汗液排出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运动后饮水不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为了维持体内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促进身体恢复。运动后饮水应少量多次,每次100~150毫升,间隔10~15分钟,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肠胃和心脏负担。应根据运动类型选择饮品,有氧运动后,除了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含糖、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帮助身体快速恢复能量;力量训练后,重点补充蛋白质和水分,可搭配牛奶、酸奶等饮品,既能补水,又能为肌肉修复提供营养。避免饮用高糖饮料、碳酸饮料,它们不能有效补水,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心肾功能异常等患者
过量饮水可能加重脏器负担
不同人群饮水需求不同。老年人对口渴的敏感度降低,所以常处于缺水状态,消化道分泌少,容易便秘,血液的黏稠度大,容易影响心血管系统。儿童运动量大,对水的需求多,而孩子贪玩的心态容易导致忘记饮水,到特别口渴时才大量饮水,影响对水的正常吸收且对健康不利。婴儿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同等情况下相同时间内需要补充的水量高于成年人,婴儿虽然以液体食物为主,但建议在两次喂奶之间适度补水。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夏季建议日饮水量增至2000~3000毫升,户外劳动者需额外增加。建议搭配绿豆汤等含钾饮品,或饮用淡盐水。患病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饮水量,心肾功能异常等患者过量饮水可能加重脏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