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招牌应用“能力尺”而非“年龄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6:13:00    

来源:【长沙晚报网】

陈登辉 谢雨欣

近日,长沙“三五而栗”饭店招聘时只招35岁以上员工一事引发热议(8月6日 大象新闻)。店主的这一“反常规”尝试,实则是对当下职场年龄歧视的有力反击。

店主朱轩对此解释:35岁以上员工对机会的珍视、对细节的专注、对稳定性的追求,恰恰是餐饮行业最需要的特质。在餐饮业,后厨需要技术积累,前厅需要沟通能力,而这些正是中年人的长板。朱轩的招聘策略并非完全是“怀旧情怀”,而是基于岗位适配性的理性选择。

然而,现实中大部分企业将大量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中年求职者拒之门外。数据显示,63%的HR认为35岁以上员工“难以接受新事物”,尽管数据表明该群体在软技能上的评分平均高出年轻群体27%。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中年人的潜力,更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被边缘化的中年人被迫转向外卖、网约车等高风险行业,年轻人则陷入“内卷”焦虑,而企业则错失了成熟的人才。

“三五而栗”的尝试证明,年龄从不是能力的敌人。当社会学会用“能力尺”而非“年龄尺”丈量劳动者,或许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老有所为。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招牌应用“能力尺”而非“年龄尺”
2025-08-11 16:13:00
为什么好多人包上,都要挂一个玩偶?
2025-08-09 07:41:00
恩施市中心医院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
2025-07-28 14:38:00
活久见,贴美甲竟是为了干活
2025-07-28 09:53:0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约20%员工将离职
2025-07-26 1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