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三届光明非遗文化艺术周活动创新升级,“科技+非遗”引燃夏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9:05:00    

7月13日晚,为期十天的第三届光明区非遗文化艺术周活动在红花山公园圆满落下帷幕。这场集展示、互动、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盛宴仍吸引了数万市民参与。30多个非遗美食文创摊位、20多项非遗技艺体验、AR剧本游、AI换装与机器人象棋等科技互动,与红花山的历史底蕴和生态景观交相辉映,让市民深度触摸文化根脉,共筑非遗传承新生态。

在前两届成功经验基础上,本届活动全面升级品牌,通过非遗食野市集、技艺传承工坊、非遗传承体验区三大核心区域,结合AR非遗探寻剧本游和AI非遗互动体验两大沉浸式科技板块,以及光明文商旅展示长廊的“3+2+1”立体化非遗体验矩阵,持续推动光明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极具观赏性、互动性与时代感。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光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明街道支持。

数字非遗引领新潮体验

本届活动最大突破在于科技与非遗的深度融合。AR剧本游《红花山秘境·非遗寻踪》 吸引众多年轻人化身“非遗守护者”,在红花山公园中解锁任务,探寻玉律醒狮、何仙姑等文化密码,寓教于乐。AI互动体验区人头攒动,市民争相体验AI换装,感受科技趣味;AI机器人象棋对弈引人入胜;人体打印机、“国潮DP打卡”等数字艺术装置成为拍照热点,让非遗焕发时尚活力。

匠心工坊传承古老技艺

技艺体验区内,市民们亲身体验剪纸的巧思妙手、漆扇DIY的斑斓色彩、非遗扎染的天然意趣、非遗螺钿的精雕细琢、掐丝珐琅的金碧辉煌、非遗拓印的古朴韵味,以及凉帽彩绘、古风油纸伞、植物拓染、非遗竹编、非遗水拓、宋锦珍珠画、绳结技艺、活字印刷术等丰富项目。团扇彩绘、京剧脸谱、石膏娃娃等手工体验也备受欢迎,亲子家庭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

烟火市集畅享非遗韵味

非遗糖画、米糕、武汉三鲜豆皮等传统美食唤起童年记忆。本土特色公明腊肠、晨光牛奶人气爆棚。烙画艺术、文创铜饰演绎非遗美学;3D打印潮玩、文创手办、盲盒吸引年轻群体。在集味觉享受、文化消费、创意互动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市民在享受美食之余深度参与文化创造。

文商旅长廊展示新貌

本土民间传说《何仙姑的故事》、南狮流派玉律醒狮舞、起源于西汉的烙画艺术……自然与人文的深度交融的光明文商旅展示长廊集中展现光明非遗名录、文旅景点、时尚商圈等,让市民直观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脉络与工艺精髓,窥见光明“科学之城+人文之地”双面基因。

非遗助农点亮乡村振兴

本次活动设立田林农特产品展销区。来自对口协作地区广西田林的八渡笋、有机灵芝、野生板栗等地标农特产品及田林瑶族刺绣集中亮相。通过 “非遗文化赋能+特色产品展销” 模式,搭建城乡供需桥梁,推动区域协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第三届光明区非遗文化艺术周的成功举办,印证了非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吸引力。科技赋能极大拓展了非遗的表现形式与传播路径。活动不仅满足了市民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更深化了公众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认同与参与,为光明区文化软实力提升注入新动能。非遗传承之路未有穷期,光明区将继续探索创新,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相关文章
第三届光明非遗文化艺术周活动创新升级,“科技+非遗”引燃夏日
2025-07-14 19:05:00
锡林浩特草原露营新地标启幕 点燃城市夜经济活力
2025-07-14 09:05:00
白云湖生态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2025-07-13 18:04:00
重庆市渝中通报旅拍人员推销旅拍产品引发口角纠纷
2025-07-13 10:23:00
上新!呼和浩特又有一大波演出活动等你来
2025-07-10 0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