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0:14:00
每月逢农历五日、廿日,天色还淡,市区陆公祠周围的街巷就活泛起来,电动自行车、三轮车载着鼓囊囊的行李箱,碾过青石路板吱呀作响。来自各地的商贩聚集于此,油布就地平铺,打开行李箱,露出各式各样的“宝贝”,待物件码齐,摊主摸出小马扎坐定,文玩早市便悄然开张。
不多会儿,三横两纵的祠前小巷便被人流填满。甩着马尾辫的女学生、推着婴儿车的小夫妻与白发苍苍的收藏家在集市里摩肩接踵,形形色色的看货人、南腔北调的讨价声,在这座500年风雨浸透的祠堂前,共同编织着一个传统与潮流并存的文玩江湖。
从“商周”到上周:时空折叠的“器物博物馆”
在这个百米长的市集中,时间的褶皱被无限延展。机械手表与蜜蜡手串并肩而卧,泥胎佛像与老唱片机共享方寸之地,方孔的古铜钱与褪色的旧勋章混装于同一玻璃匣,侧旁还躺着一枚崭新的蛇年纪念币。
“这里地处老城区中心,交通方便、人口密集,加之陆公祠文脉深厚,是文玩生意天然附着的好地方。”手串爱好者徐磊说,“逛集市就像逛博物馆,最妙之处在于每次都能见到新物件。”
“您看这青铜剑暗纹,是典型的楚国样式。”摊主老张将一柄绿锈斑驳的兵器横在晨光里,刃口隐约泛着冷光。三步开外,“90后”摊主小陈正擦拭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上周刚收的神舟牌,装的XP系统,能运行不少老游戏。”他的摊位上还有不少旧电子产品,“有人专收初代智能手机,说这是‘千禧文物’。”
集市里的物件不仅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也令人惊叹。哈萨克族摊主阿泰的摊位上,青白籽料堆成小山。“每块和田玉都经过喀什河的千年磨砺,最是温润养人。”阿泰热情地向顾客介绍:“玉随有缘人,看上千万别错过啊。”斜对面的翡翠摊位上,年轻摊主用强光灯照射原石,石皮裂隙间渗出晶莹的翠色,“正宗的缅甸A货,种好、色好,每颗都独一无二。”小伙笑得有点腼腆。
“好物件得配好故事,有的摊主学姜太公钓鱼,物件来历从不多说,引得买家浮想联翩。也有性急的摊主,讲故事用力过猛,反而把行家吓退了。”徐磊说,“文玩商讲故事三分真七分演,但只要物件够正,总有人买单。”
从烟盒到纸钞:收藏江湖的众生百态
热闹的集市里,收藏者们各有追求,有的寻觅宝玉,有的钟情瓷器,还有的偏爱冷门物件。
爱好收藏的老沈早早来到集市,转了几圈,始终没找到心仪的物件。虽有些失望,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来到熟悉的文玩商摊位前,跟摊主打了个招呼,拜托对方多留意一下外地烟盒。“小时候没啥玩具,别的孩子都爱收藏糖纸、火柴盒啥的,我就对烟盒情有独钟。”老沈解释,“那时候的烟盒上印有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还有人物花鸟,就像一本本连环画,特别有意思。”
集市另一边,有个摊主来得稍晚,没抢到好位置,把摊位支在了角落里。等他慢悠悠摆出整版第四套人民币纸钞,瞬间吸引众多收藏者的目光。
在纸币收藏圈,第四套人民币一直是大众玩家的“主战场”。“年纪稍大的都用过这版钞票,既有年代感,又有亲切感。停止流通后,这套币的收藏价值逐年攀升。”摊主说,“要是有特殊年份、特殊号码,或者存在特殊印刷错误的纸币,还能卖出高价。”
有人寻宝,有人售宝,自然也有人鉴宝。老马是一名兼职鉴宝人,每次收费5元至30元不等。“前些年,有人在市场‘捡了大漏’,低价买下一枚有千年历史的古币。”说起集市故事,老马如数家珍。然而,真伪博弈是文玩市场的永恒主题,他常提醒新玩家:“文玩圈里有句老话叫‘捡不完的漏,吃不完的药’。多数交易结果是‘吃药’,也就是买了假货。”
从古玩到潮玩:青春力量重塑旧货市集
“老板,这表是上海牌?”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小林仔细打量着一块银色腕表。摊主立马应承:“小姑娘识货,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国产老牌子,上发条就能走。”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小林以160元拿下这块手表。“我妈总说年轻时戴过一块类似的表,后来弄丢了。她肯定想不到,我能在这找到她的‘青春’。”小林有些期待母亲收到礼物时的表情。
小林这样的年轻面孔在集市中并不少见。带着好奇和热情的年轻人,为这个老市集注入了新鲜活力。“以前总觉得文玩市场是老人逛的地方,现在发现这里宝藏多得超乎想象。”“95后”咖啡师小周举着刚买到的搪瓷杯,杯身上“劳动光荣”的红字格外醒目,“准备放在店里当咖啡杯,复古感拉满。”他的同伴则淘到一盒老玻璃弹珠:“阳光一照就像彩虹糖,拍短视频绝对吸粉。”
年轻程序员徐明夫妻陪着3岁的儿子逛市集。孩子一眼相中一套迷你桌椅——竹编的小方桌配两把原木矮凳。徐明试了榫卯结构后很满意:“现在塑料制品太多,这种实木的反而难得。”摊主开价500元,几轮价格交锋后,徐明抬腿假装要走,最终老板答应400元成交,还送了一个竹节笔筒。“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老板坦言:“文玩交易讲究你来我往的商量,不怕你砍价,就怕你不谈。”
晌午时分,温度渐升,人流渐渐散去,摊主们也将“历史”重新打包放进行李箱。老马接到老伴的电话催促,收起摊位准备去接孙女,小林和同学商量着去附近商圈吃午饭,徐明扛着小桌椅,孩子蹦跳着抓紧父亲衣角一同归家。这个新旧文明碰撞的露天博物馆暂时谢幕,唯有刻着“中流砥柱”的牌坊静静地矗立,等待着下一个早市。(撰稿丨周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