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昆明:一“路”相连 内陆变前沿——“沿着铁路看变迁”中老铁路沿线开发系列报道之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08:37:00    

云南腾俊国际陆港货场。 本报记者 段晓瑞 摄

走进昆明国际陆港安宁北港,一辆辆重卡来回穿梭,集装箱被缓缓吊装,即将从中老铁路前往东南亚国家,与3年前相比,运输时效大大缩短。

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便捷的“黄金通道”。3年多来,昆明市全力助推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建设,持续释放“钢铁丝路”效应,从内陆城市发展成为开放前沿。

打造中欧班列昆明集结中心和昆明国际陆港,成功开行经中老泰铁路直达印度洋拉廊港的“昆明陆港号”多式联运班列,实现了陆港与海港的无缝联通;昆明—磨憨陆港型、昆明空港型物流枢纽先后入选国家建设名单,昆明成功跻身全国“四型兼备”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物流枢纽能级进一步提升;“澜湄快线”谱系化国际班列品牌有效串联起国内主要经济圈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运输潜能持续释放,客货两旺态势彰显蓬勃的经济活力。今年上半年,昆明进出口额812.6亿元,占全省总额的六成多。

依托坚实的工业基础、旺盛的物流需求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安宁市正发展成为国际大宗货物集散交易中心,货物经中老铁路可直达东南亚—印度洋地区,综合成本与此前相比大幅降低。

“安宁营业部货运量占全省铁路货运量超20%,随着‘昆明陆港号’中老泰国际多式联运货运列车纳入X9037次中亚班列序列,将有力提升安宁北港货运时效和集散能力。”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物流中心安宁营业部党总支书记普睿介绍,计划年底建成的海关监管场所,还将进一步增强安宁北港的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谈起中老铁路带来的变化,扎根安宁20多年的云南友日久包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世恩感受颇深:“以前公司薄膜产品主要通过陆路运输到缅甸,年出口额仅几百万元。如今依托安宁北港‘门到门’服务,集装箱可直接开到工厂装货,通过公铁联运快速出口到泰国、老挝、缅甸等国家,企业‘走出去’有了更大的机遇,预计今年出口额可突破1亿元。”

40余公里外的云南腾俊保税物流中心,工人们正忙着将老挝进口的氯化钾卸货入库。该中心所在的晋宁区是云南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和蔬菜花卉主产区,对化肥需求量大。瞄准这一商机,该公司积极拓展中老铁路货运业务,从老挝进口氯化钾,同时出口硫酸铵,实现化肥进出口双向流通。今年还创新开展“中老铁路+保税”新模式,借助“进口暂缓缴税、出口提前退税、区内流转免税”政策红利,实现“到站即入区”的高效流通机制,大幅压缩企业物流周期、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这个新模式,实现老挝钾肥进口交易量半年突破2万吨,云南进口钾肥几乎全部通过中老铁路运输。”云南腾俊保税物流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荣说。

龙门吊来回作业,列车鸣笛启程,云南腾俊国际陆港一派繁忙景象。作为中老铁路进入昆明的第一站,云南腾俊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与公共场站无缝衔接,进口的榴莲、铁矿石,出口的钢材、百货等装卸更方便、运输更快捷。7月初首发的“郑和号”多式联运班列,开辟了从云南直通印度洋的海公铁多式联运全新航线,为促进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物流运输、商贸流通再添活力。

不仅如此,昆明市托管磨憨首创省会城市托管边境口岸的新模式,正持续放大“1+1>2”的效应,不断深化的跨境产业协同为加强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打开新局面、新空间。

“今后我们将持续放大中老铁路‘首尾’核心引擎作用,加快昆明中老铁路沿线开发54个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展现昆明作为。”昆明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蒋洪昊说。

随着中老铁路昆明至万象第二对国际旅客列车7月开行,昆明与万象国际旅客列车数量增至4列,开启更密切的“双向奔赴”。从昆明出发,一“路”相连,风光无限。(云南日报 记者段晓瑞)

相关文章
昆明:一“路”相连 内陆变前沿——“沿着铁路看变迁”中老铁路沿线开发系列报道之二
2025-09-08 08:37:00
云南能投:增量项目机制电价需通过竞价形成 对公司新能源增量项目未来运营的影响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2025-08-28 20:02:00
国际校友深情传承,续写“留学黑大”新篇章
2025-08-28 15:02:00
昆明街头惊现长尾大头“异形”?警方出动了…
2025-08-24 15:38:00
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辽宁吉林四川云南等地部分地区可能性大
2025-08-23 1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