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惠见丨如何破解居民楼电梯停运之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0:28:00    

  “等了一趟又一趟就是进不去,天天等电梯等得心累。”日前,市区泰宇隆都小区住户向记者反映,楼内电梯长时间停运,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记者走访发现,该小区电梯故障已持续一个多月,现场多位住户情绪激动,纷纷诉说对电梯停运的无奈,更对事情迟迟“无解”表示困惑。高层住宅电梯停运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而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维修资金短缺,电梯维修工作推进困难,恢复正常运行没有时间表。这一困境,该如何破解?

  现象

  泰宇隆都小区电梯长时间停运,维修难以推进

  日前,位于惠城区小金口街道的泰宇隆都小区1栋和12栋的电梯出现了故障。住户反映,电梯故障导致原本的“两梯四户”变成“一梯四户”,大大增加了等待的时间,平时上学、上班高峰期要等大半个小时才能上下楼。

泰宇隆都小区1栋和12栋的电梯故障持续了一个多月。 惠州日报记者黄鑫威 摄

  住户表示,他们曾向物业公司反映问题并要求维修电梯,物业公司表示电梯维修涉及费用较高,需要使用公共维修基金,但一个多月过去了,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物业公司回应称,故障电梯已使用多年,一些部件已经老化,需要申请使用小区公共维修基金,正在走相关流程,“但部分业主不愿意动用小区公共维修基金,导致维修不能顺利进行。”

  5月15日,事情终于有了进展。该小区物业公司承诺先行垫资维修电梯。次日,维修人员开展维修作业。

  5月21日,记者走访发现,该小区2部电梯均已恢复正常使用。小区物业公司经理何保强告诉记者,12栋、1栋电梯分别于5月16、18日修好,更换了曳引轮、反向轮、钢丝绳、承重传感器等配件,“由于部分业主不同意动用公共维修基金,物业公司为此垫付了3万多元。”

  难点

  公共维修基金是保障也是痛点

  小区公共维修基金主要用于小区内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改造?,是保障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资源。基于此,小区电梯一旦需要中修或大修,物业管理方、住户首先考虑的就是申请使用小区公共维修基金。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近年来,全市范围内大约70%的公共维修基金用于电梯维修。

  记者了解到,是否使用公共维修基金,需要经业主投票表决。而物业管理方与住户间关于这一问题容易出现意见分歧,保障性资金池的使用成为争执的焦点和痛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近年来,一些小区在申请使用公共维修基金时,往往在业主投票表决阶段受阻。部分业主不参与表决使用公共维修基金的主要原因在于担心被物业管理方套取滥用、对自己生活影响不大、认为维修责任在于物业管理方而不在于业主等。

  使用公共维修基金的条件除了业主表决,还包括所在项目资金余额是否充足、维修项目的预算审批、维修和更新改造方案的制定、维修单位的选定等,有的项目由于存在某些特殊情况,无法直接走公共维修基金申请流程。

  上述情况都可能导致电梯维修计划长时间“搁浅”。那么除了使用公共维修基金,就无招可用了吗?

  方案

  这些方式也能“叫醒”停运电梯

  对于高层住户而言,“电梯坏了的消息如晴天霹雳,电梯停运的每一天,都是备受煎熬。”电梯“罢工”又无公共维修基金加持,问题还可以如何解决?一些方式值得借鉴参考。

  方式1:物业垫资

  在暂时无法使用公共维修基金的情况下,由物业管理方垫资维修成为一种思路。北京一小区由于没有公共维修基金,电梯出现故障后难以维修。为保障居民的正常出行,该物业公司向集团申请垫资,对有关楼栋的电梯进行维修,并在电梯门上张贴相关公示,逐户上门张贴催缴通知等,最终让电梯成功“复活”。我市泰宇隆都小区电梯维修一度陷入困境,后由该小区物业公司垫资维修,让停运的电梯恢复正常使用。

  方式2:使用公共收益资金

  公共收益是指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所得的收入。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这部分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用于其他合法用途。在电梯维修费用无法及时从维修基金中支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公共收益进行垫付。但现实中,这一方式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多位物业管理人士表示,动用公共收益也需要业主签名同意,不同意动用公共维修资金的业主可能也不同意动用公共收益部分的资金。另外,部分小区的公共收益资金有限,难以支撑电梯大修所需费用。不少小区也存在公共收益账目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导致该资金难以发挥作用。

  方式3:业主自筹资金更换电梯

  去年,杭州一小区进行电梯更换,由于小区公共维修基金余额不足,于是采用“一半用物业维修资金,一半自筹”的方式,将电梯更换费用的自费部分分摊到每家每户,业委会根据楼层不同,按照不同电梯使用系数来折算,获得业主普遍支持,成功更换电梯。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部分老旧小区更换了新电梯,部分资金源于业主自筹,而由于符合更换条件的电梯能获得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业主资金压力也明显减轻。对于运行时间较长、零部件普遍老化的电梯而言,更换新电梯更具经济效益和安全性。

  记者手记

快作为+多配合=摆脱困境

  “叫醒”因质量问题而停运的电梯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群体战”。电梯属于公共配套资源,如何维修、使用何种公共资源,均需要业主同意。而在维修过程中,物业管理方需要多方沟通协调,并提供相关资料、办理有关手续等,还要接受住建、质检等部门的审核。

  解决问题最关键的力量在于物业管理方和业主。在停运的电梯面前,物业管理方要讲责任和效率,业主则需充分理解和配合。

  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电梯属于公共设施,物业管理方有日常维护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条明确,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基本秩序。职责所系,电梯出现故障后,物业管理方应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凝聚共识、寻找资源,牵头组织业主表决,筹集相关资料,配合职能部门推进问题解决,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电梯因故障停运,业主是利益密切相关方,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按照相关规定,涉及公共利益时,必须获得法定比例以上的业主表决同意才能实施。

  电梯是工业产品,部分易损部件需要经常更换,应理性看待。我市多个小区的电梯维修案例表明,当物业管理方积极履职、业主紧密配合时,维修工作往往能够高效推进。这源于一个很简单的等式:快作为+多配合=摆脱困境。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凌保康

扫码下载惠民通APP

相关文章
惠见丨如何破解居民楼电梯停运之困?
2025-05-23 10:28:00
武乡农商银行:金融精准聚焦 助力县域实体经济发展
2025-05-20 14:04:00
老楼“焕”新梯!十部电梯背后的邻里暖心密码
2025-05-20 09:54:00
紧急救援!一幼童被困车内,两男子被困电梯
2025-05-19 13:32:00
35部图书获支持!北京2025年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公布
2025-05-17 1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