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1:35: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佘振芳 罗斌 见习记者 侯月
去年11月份以来,重庆国资国企先后发布了两百多个“四链”融合项目。5月27日,在重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打造一流现代企业”新闻发布会上,重庆机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自成介绍了该集团在深化科技创新推进“四链”融合方面所做的探索以及取得成效。
重庆机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自成答记者问。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赵自成介绍,重庆机电集团将改革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纵深推进“四链”融合,累计有43个科技创新项目入选市属国企“四链”融合项目,主要有三方面创新实践。
其一,是优化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效能。围绕高端装备、军工及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交通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特色轻工四个业务板块,依托重庆水泵等9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机床集团等1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登康口腔国家工业设计中心、欧洲创新中心、10个国家认可CNAS实验室以及28个企业设计研发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联合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统筹全集团创新资源,建立了“集团研究院+产业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三级创新体系。
其二是突出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围绕国家和全市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结合企业所能延链补链,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6.25亿元,同比增长14.8%,每万人有效专利数26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数560件。通过集聚研发要素,合作新开发生物质航油系统成套装备、超大型风电叶片、风光制氢合成氨用制冷压缩机等10余项平台级新产品,实现新增订货近10亿元。集团有42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或世界一流水平,34项新产品纳入重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3%。
其三是引才聚才育才,推进人才强企。首先是以平台聚人,以项目引人,建立技术带头人、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评选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大会,设立500万元创新资金,激励技术骨干发挥带头作用。同时,实施科技人才队伍“提质增量”行动,大力推进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拥有国家卓越工程师1人、海外顶尖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高级职称787人、中级职称1101人,人才发展指数在市属国有工业企业中排名第一。此外,围绕新材料、汽车电子、特色轻工、高端装备等领域,正在引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人以上,为打造一流国企、打造标志性创新综合体提供人才支撑。
赵自成介绍,2025—2027年,机电集团规划投入30亿元,在工业母机国产替代、第四代核电主泵关键技术研究、新一代国防装备与智能装备研发等方面,加大创新投入,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和人才集聚,以不断的技术创新引领集团未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