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2:36:00
昭通市用大数据赋能监督 守好惠民惠农“钱袋子”
目前,昭通市纪委监委开展的“惠民惠农资金”场景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监督答卷。
2024年7月,昭通市纪委监委启动开展基层公权力大数据场景试点工作,以“惠民惠农资金”大数据监督模型场景为切口,出台了具体方案,以鲁甸、彝良两县为“试验田”,第一时间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4个工作小组,明确分工,齐步并进,通过制度优化、技术赋能与多方协同,运用“大数据+监督”体系,推动惠民政策精准落地,筑牢民生资金安全防线。
“该试点工作主要解决资金发放中的违规领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政策精准惠及于民。”该市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试点工作将农业保险、城乡低保、高龄补贴等7类民生资金,统一纳入大数据监督体系,锚定重点,将单项监督升级为复合监督,构建起覆盖22个维度的数据分析模型,推动资金管理规范化、透明化,促使行业主管部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主动担当作为,有效提升监督工作的精准度与科学性。
试点工作坚持“追缴”与“补发”双轨并行,既严肃了资金发放管理秩序,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鲁甸县通过数据比对,追回违规领取的农村低保资金72.3万元。彝良县则精准识别出不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对象,确保低保资金精准发放、“应退尽退”。
据悉,试点工作期间,两县共筛查异常数据预警7.15万条,发现问题线索2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1人,批评教育6人,推动相关行业部门建立完善规章制度3项。
“将信息技术全方位、全要素、全领域嵌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治理和纪检监察工作中,让每一分惠民资金都晒在阳光下。”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试点经验转化为“数据建模——智能预警——分类处置”标准化流程,推广至全市11个县(市、区);同时将拓展智慧监督场景至乡村振兴、医疗保障等领域,以数字化治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守护好惠民惠农资金“钱袋子”。
今日推荐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