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诋毁商誉行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7:10:38    

诋毁商誉是指 经营者为了获得竞争利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行为。这种行为旨在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商誉是社会公众对市场经营主体名誉的综合性积极评价,是经营者通过长期努力、刻意创造并投入一定的金钱、时间及精力所取得的重要无形财富。

诋毁商誉的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行为主体:

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

行为方式:

包括捏造、散布虚假事实,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公开信、声明性公告、对比性广告、组织虚假投诉、唆使谣言等方式进行。

行为对象:

是针对一个或多个特定竞争对手的。如果捏造、散布的虚假事实不能与特定的经营者相联系,商誉主体的权利便不会受到侵害。

行为目的:

在于败坏对方的商誉,主观心态出于故意,明显具有不正当性。

法律对通过积极劳动获得的商誉给予尊重和保护,对以不正当手段侵犯竞争者商誉的行为予以严厉制裁。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以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综上所述,诋毁商誉是一种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不仅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原则。因此,各国法律都对此类行为予以严格规制,以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相关文章
半两财经 | 五十七条!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今起公开征求意见
2025-06-10 18:09:00
细化法规政策 构建长效机制——专家解读《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
2025-05-26 09:58:00
杏花岭区开展合同检查 打击霸王条款
2025-05-25 19:33:00
湖南五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 探索实行预付式消费资金托管模式
2025-05-23 08:05:00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5月5日—5月11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
2025-05-20 1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