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用来干嘛的(用大学知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解高中数学,答案准确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6 10:26:09    



今天我们以高中数学中的题目进行研究,有些人说大学数学解答高中数学知识点,闲的不那么严谨 并且并不是这一类题型都能解决,简单来说就是,恰好碰到了正确答案,其实步骤并不多,更多了一些巧合的成份。

今天我们就以大学学习的数学知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去研究解答高中数学恒成立的问题求参数取值范围。

说到这里,我们先来简单看一下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表达:

拉格朗日定理的几何意义是这样描述的:若连续曲线y=f(x)在区间[a,b]上的两个端点A(a,f(a))和B(b,f(b))之间的每一点处都有不垂直于x轴的切线,则在这两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点P(ξ,f(ξ)),使得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与割线AB平行。

将定理以现代形式表达出来,指的是: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则在开区间(a,b)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f'(ξ)×(b-a)=f(b)-f(a),通过变形,还可以得到f'(ξ)=[f(b)-f(a)]/(b-a) 。

通过变形,最后得到的是有关直线AB(割线)的斜率和曲线f(x)的切线斜率相等,并且使得相等的点是x=ξ,即:(ξ,f(ξ))。

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AB这条直线,到底是怎样的一条直线,在上述过程中我也在偶尔提及,但是大家要清晰的了解到,这条直线其实是穿过曲线的一条割线。

有关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大家可以去看我之前的文章,今天在这里就不做证明了,我们直接来看高中数学题,就以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解决问题。

分析:对于该题目,想必大家都知道,如果用高中的知识去解决,可以采用构造函数法去求解,我们今天用两种解法去做对比,第一种以高中常规解法去做题,第二种以大学学习的拉格朗日定理去解题。

解法一:《构造函数法》

遇到这一类题,实际上要想解决恒成立问题,大部分内容是和求导找极值,进而转化为最值问题去解答,或者是借助二次函数找最值。

通过观察,我们先来做变换,设X₁=p+1,X₂=q+1,那么X₁-X₂=(p+1)-(q+1)=p-q,则

结合题目可知,因为p∈(1,2),q∈(1,2)所以X₁∈(2,3),X₂∈(2,3)

不妨设:X₁>X₂(大家也可以假设X₁<X₂,结果也是一样)

那么有:f(X₁)-f(X₂)<X₁-X₂,通过整理移项可得 f(X₁)-X₁ < f(X₂)-X₂通过观察会发现,该不等式的左右两部分结构是相同的,所以可以设函数 h(x)=f(x)-x

经过替换可得h(X₁)<h(X₂),因为X₁>X₂,所以有h(x)在区间(2,3)时单调递减。

由h(x)=f(x)-x=aln(x+1)-x²-x可得h'(x)=a/(x+1)-2x-1,其中x∈(-1,+∞),当x∈(2,3)时,h'(x)≤0恒成立。

即:a/(x+1)-2x-1≤0 ⟹ a≤(2x+1)(x+1)

此时,只需要讨论二次函数的大小即可。

令g(x)=(2x+1)(x+1)=2x²+3x+1,对称轴为x=-b/2a=-3/4=-0.75,又因为函数g(x)开口向上,所以函数在区间[2,3]上单调递增。所以当g(x)取得最小值时,即可满足条件。

取x=2,最小值为g(2)=8+6+1=15,所以可得a的取值范围为a≤15



解法二:《拉格朗日定理》

通过观察题目可知,我们采取同样的方法,先进行替换,然后配凑拉格朗日定理模型,可得:

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看出来了,以上不等式左边部分实际上是一个斜率形式,是过曲线两点的一条割线,即点(x₁,f(x₁))与点(x₂,f(x₂))。

其中过曲线上两点的割线的斜率是等于两点间某点处的切线斜率,这里要提醒大家,我们在运用拉格朗日定理时,一定要添加等号,从而满足割线斜率=切线斜率。

最后将函数f(x)的导数求出来,代入ξ即可得到不等式恒成立关系。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只需要整理不等式,移项转换即可求解二次函数最小值了。

令g(x)=2ξ(ξ+1)+(ξ+1)=2ξ²+3ξ+1,对称轴为ξ=-b/2a=-3/4=-0.75

又因为函数g(x)开口向上,所以函数在区间[2,3]上单调递增。所以当g(x)取得最小值时,即可得到a的取值范围。

取x=2,最小值为g(2)=8+6+1=15,所以可得a的取值范围为a≤15




通过上述两种解法,大家可以看出来,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构造函数法去解决问题,那么步骤很繁琐,需要先讨论,替换,最后才求导找二次函数。

运用第二种方法进行求解,可以直接运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进行求解,只需要明白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就可以了。

但是问题来了,我在运用该方法解决高中数学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时,有人会说该方法有时候是不成立的,就是说有巧合的成份。

针对一系列的疑问,我总结了以下几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给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如果函数在已知区间内是连续的,那么连续区间内的拐点是否会对解答题目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又该怎样规避这一问题?

第二、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中,割线斜率的取值范围与切线斜率的取值范围到底相等嘛?如果取值不一样,那么他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

相关文章
MAL空调服务号码24小时-售后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MAL空调空调h5故障 )
2025-08-26 10:47:34
三洋空调-全国各售后热线实时反馈全+境+到+达(三洋空调空调制冷剂 )
2025-08-26 10:46:00
维克维尔空调用户售后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维克维尔空调中央空调多联机 )
2025-08-26 10:44:38
格力空调用户售后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格力空调空调定时 )
2025-08-26 10:42:45
delonghi空调客服中心热线号码大全-大金空调常见故障代码介绍(delonghi空调空调换气 )
2025-08-26 10: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