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倒卖文物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9:17:38    

倒卖文物罪是指 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是指受国家保护的并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核定公布的属于禁止经营的文物,包括未经许可不得经营的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以及其他受国家保护的具有重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

犯倒卖文物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倒卖文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文物管理制度,扰乱文物市场和正常的文物收购秩序。因此,法律将倒卖文物规定为犯罪行为予以惩治。

相关文章
国际古迹遗址日:成都市民走进宝墩古城遗址“对话古今”
2025-04-19 02:45:00
杭州:拟超前布局智算集群飞地,形成支撑自主大模型研发训练的服务能力
2025-04-15 11:03:00
山东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怎么看?权威解读来了!
2025-04-10 11:24:00
“雨林欧佩克”助力打破西方碳掠夺
2025-04-09 08:42:00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空中交通组织负责人辞职
2025-04-09 07:38:00